以前曾看過一本書,內容提及現在的一種風氣~慢食旅行,這是藉由慢遊旅行中,透過慢食,從入口的食物認識當地特色、文化、風土民情甚至附近的景觀。而書中提及花蓮靜浦陶甕百合春天及鳳林月廬餐廳,都是慢食的饗宴之旅,因此在4年前已特別安排來鳳林月廬餐廳,當時就被這裡的環境、氛圍、美食、人文背景深深所吸引住。而當在9月份聽到月廬即將於年底歇業的消息實為驚訝,因此為能最後懷念它的味道,特再預約前來,以隨性、悠閒、緩慢的態度再度品味當地的美食。
話說月廬,老闆的父母過去以經營梅子外銷日本為業,在產業轉移到大陸之後,梅園開始荒廢,因梅子採收的季節短,不適合以觀光果園經營,於是他們決定運用這裡的山林美景,與家鄉的人情味故事,譜出浪漫的月廬餐廳。
月廬位於鳳林的半山腰,這裡禪石流水、鳥語花香的圍繞,讓人澄心如鏡,洗滌掉都市的煩躁。
屋外庭園,與天然大石砌成的池子,均源於主人的巧妙心思,也因此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空間。
居高臨下,眺望著鳳林鎮開闊的平原景觀。
櫃台前設計別有一番特色。
由於過去月廬是梅子園,所以料理多以醃製過的梅子入菜,因而傳統的客家料理就在醃梅子的優雅酸味中和過後,形成了「雅緻梅子香氣壓過油膩感、酸味與油質搭配出芳香濃郁的美味」的另一股新風味。
屋內以竹子為憧憬,編織出古典優美的氛圍。
其合菜套餐全部為招牌菜,道道經典。
烤梅子桶雞是店內的招牌佳餚,非吃不可,其將梅子、大蒜、九層塔等獨家的配方塞入肚內,用炭火燜烤,皮脆肉潤,就連甚出來的雞汁也是精華、舀來淋飯最適合,由於做工繁瑣,所以要在一個月前打電話訂位時順便預訂才吃的到。
梅子桶雞是以木炭燒烤一個多小時後而成。
搭配鹹梅涼拌的山苦瓜,不但褪去原有的苦澀滋味、竟換來香甜的回甘滋味,連我不敢吃苦瓜的人都忍不住吃了幾口。
以山泉水所炊煮的紅糯米與白米飯,更顯出米飯韻味獨特的香氣。
客家鹹豬肉,說不出的美味。
越式生菜卷,最佳的涼拌料理。
野生牧草心。
用鹹蛋一起下去料理的金沙豆腐,口感十足。
金沙山藥。
由於鳳林主要是客家人聚集地,所以會發現月廬會呈現幾道客家美食,如炒板條。
魚香杏鮑菇。
砂鍋魚頭。
麻油山豬肉。
三杯肥腸。
來這裡可以隨性、可以悠閒、也可以緩慢感受這裡一切。
這在餐旅行銷學中,非常符合觀光實體環境的設計與氣氛。
慢食是一種態度,重新思考對待人與土地、自然的關係,這也是國人未來朝向慢遊方向中的一環 。
很棒的地方,永遠懷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