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鷥山、康樂山和明舉山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屬五指山系東南稜,也是台北市政府規劃的20條親山步道之一,所以其路線輕鬆易行,沿途還可以欣賞大湖公園的美景,因此趁這星期難得的好天氣,輕鬆前往。
白鷺鷥山又稱十四分坡山,海拔只有143公尺,一般人應30分鐘內可以輕鬆登頂,其在大湖公園側的登山口處有三座在地很有名氣的廟宇,分別是黃石公廟、福佑宮和老公祠。
從金湖路登山口登山▼
一般人30分鐘內可到達山頂▼
從山上可看見內湖住宅及即將通車的捷運線▼
三角點▼
黃石公廟的由來是,傳說廟內巨石從山上滾落下來時,剛好有一位身著黃袍的長者端坐其上,故後人稱為「黃石公」。早年臺灣為求子女順利成長,都會備妥牲禮向神明請示,請求成為神明的「契孫」,得到應允後,以紅線繫銅錢掛於頸上稱為「提絭」,直到十六歲「褪絭」,才算順利長大。
而老公祠則是相傳因開築大湖公園邊的十四份輕便鐵道之初,由於工程並不順遂,於是經人提議,用「活人祭」祈求工程順利竣工,隨即派人到艋舺乞丐寮得其一位身體虛弱的老乞丐,每日給予錦衣玉食,最後再將他犧牲獻給水利工程。地方人士為求心安,並追念這名捐驅者,於是鳩資蓋了「老公祠」求其保祐。而其旁的福佑宮所供奉的神明即為土地公。
下山後來到老公祠▼
從這裡可看大湖公園湖景▼
有時可看見正在試行的捷運行駛▼
從老公祠登山口出來後過成功路五段其對面就是康樂山的登山口了,沿途路面好走,不過其缺點是路標不明顯,因為其中間有叉路,右邊是往康樂山,左邊是往內溝里,而內溝里是通往打印台和明舉山的方向,由於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岔路,因此直接取右到康樂山,後來快下東湖時遇到山友,聊天之餘才知錯過打印台,因此他也很熱心帶我折回前往內溝里的方向,讓我順利到達打印台,不過也正因為走錯方向,才讓我有機會摸到康樂山基石。
從康樂山途中看內湖市區▼
這裡可以很清楚聽到附近漆彈場的槍聲▼
康樂山基石▼
遠看美景▼
折回時終於看到這打印台指標▼
來到內溝里,這是水源頭福德宮▼
打印台就在路邊▼
我的親山護照打印▼
這是通往明舉山的方向,可惜現已下午5點半了,只好留待下次▼
回程拍大湖公園一景▼
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