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參加了酸莓舉辦的菁桐古道行程,一早從菁桐車站出發,沿菁桐古道走到汐平公路仁愛橋下東山溪畔烤肉,全程不到5公里,是一條輕鬆悠閒的逍遙路線。
菁桐古道,開闢距今至少已有百年以上歷史,為居民往來平溪、汐止兩地,以扁擔運送各種物資,而行走出來的一條山徑。日據時代平溪地層開採煤礦,平溪成了礦業重鎮,移入大量人口,雖然因此開築了平溪鐵路,但仍以運煤為主,所以菁桐古道依舊是由平溪通往汐止的交通要道。
我們上午9點半到達菁桐車站,該車站建於1929年,為縣定古蹟,是台灣世紀百景之一,是少見還在使用的古蹟木造車站。
菁桐車站▼
由車站右側穿越鐵道往菁桐坑▼
往下看菁桐車站▼
石底煤礦選洗煤場,是臺陽礦業公司於昭和12年 (西元1921年),開鑿「石底大斜坑」遺留下來的,曾入選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選洗煤場▼
菁桐古道全程分為汐止段與平溪段,南段由平溪菁桐的二坑口至汐平公路12K的盤石嶺,全長約2.7K,北段則由汐平公路4K的仁愛橋起至盤石嶺,全長約2公里。民國60年後,平溪通往瑞芳、木柵與汐平公路相繼開通,而平溪礦業也逐年落沒,人口外移,菁桐古道漸漸無人問津,只剩下些許登山客尋幽探訪。
開始進入菁桐古道▼
魔神仔洞,當地人傳說山洞住了「魔神仔」,會迷惑登山客在山裡亂逛,其實此山洞是以前運煤的通道。
魔神仔洞▼
肉板卡,日據時代為治安維護而在此設置隘門管制進出。相傳昔日平溪居民多至汐止購物,夏天一大早出發離開汐止過肉板卡時,魚肉多已腐敗,故又稱「肉崩嶺」。
肉板卡▼
來到盤石嶺,對面有座福興宮,上方山坡有涼亭可通往姜子頭山、姜子寮山。左後方有山徑可接盤石古道往四分尾山。此為汐平公路的最高點,公路左往汐止約12公里,右往平溪約6公里。盤石嶺為汐止市與平溪鄉的交界點,也是菁桐古道汐止段與平溪段的劃分點。
盤石嶺▼
繼續往仁愛橋方向▼
終於看到仁愛橋了▼
橋下已擠滿人▼
我們準備升火烤肉▼
我們最需要這冰涼飲料▼
龍蝦沙拉▼
消暑西瓜▼
感謝酸莓這次辛勞和部份照片文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