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不老部落是我開始自組帶團的首發行程,回想當時都只是周遭好友捧場參加,而且車子還是非常擁擠的20人座標準中巴,殊不知經過二年後,參加我活動朋友已達上百人,而且車子也換成豪華舒適的座位,而重點是這個行程還是那麼受歡迎,而且一次就是連二個星期開了二團,也因如此才有這樣的機會再度見到Kwali以及享用當地部落美食,同樣的,短短6小時時光也讓大家飽足而歸、渡過歡樂的一天。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65.jpg

不老部落位於宜蘭大同鄉寒溪村,族人來自泰雅族南澳群,日治時代明治45年(1912)由南澳山區遷徙至此,包含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個部落,如今分別居住於寒溪、新光、華興、自強等四個社區。

來到寒溪村即可看見寒溪國小,這是一所百年小學,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3年(1914),前身為「寒溪蕃童教育所」▼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001.jpg

而在寒溪部落中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寒溪吊橋,橋長達324公尺,是宜蘭縣第一長的鋼索吊橋,其跨越河床寬闊的番社坑溪(羅東溪),連結對岸的華興社區。華興社區的住民是來自泰雅族南澳群的魯奇雅伕社(Regea),明治45年(1912)遷移至此地,改名為「大元社」,是寒溪五社唯一定居於番社坑溪左岸的部落。

來到寒溪部落,無不被這吊橋所吸引▼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007.JPG

橋長達324公尺,是宜蘭縣第一長的鋼索吊橋▼

不老部落第5團003.JPG

寒溪吊橋非常具有泰雅族特色,紅色菱形為祖靈的眼睛,意為希望祖先無時可以保佑泰雅子孫▼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072.jpg

走在寒溪吊橋上,無時可感受到它設計造型之美,足以呈現原住民之特色▼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15.JPG

橋上繪有紅色菱形祖靈的眼睛外,另有代表山和水的紅黑相間圖騰▼

不老部落第5團030.JPG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07.jpg

不老部落的理念形成,是因為一位泰雅女婿Wilang一直對台灣原住民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又加上太太原本就是原住民,所以到一個事業顛峰的時候放棄台北景觀設計師生活,轉換跑道回山裡重建一個純泰雅式部落生活。

在遊走吊橋同時,不老部落也派四輪傳動車來接送我們▼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069.JPG

好久不見的Kwali,親自開車來接我們上山▼

不老部落第5團767

Wilang不是到山裡蓋個漂亮別墅來度假,他想作的是遵循傳統智慧,從都市到山裡,從頭開始學習當原住民,他們打赤腳、堅持有機耕作、保留傳統的編織、手製工具、遵守打獵和耕作的節令,讓生靈和土地休養生息。

到部落之前,我們先參觀一小段獵徑,並了解設在路旁抓竹雞的小陷阱▼

不老部落第5團078.JPG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29.JPG

我們也親身體驗捕捉獵物的情境▼

不老部落第5團082.JPG

不老部落一開始是從三個家族開路、砍樹、整地至現在的七個家族,其希望用愛護土地、珍惜資源的方式,在這放領地建立家園、安身立命。

要進部落前,我們大聲喊著Lo Kah Su,先和族人打招呼▼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55.JPG

Lo Kah Su在泰雅族語中是「您好」的意思▼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63.JPG

遠遠看到青山環繞、炊煙裊裊的小村落,這就是傳說中的泰雅族不老部落▼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64.JPG

由於當時部落僅有廣大的自然環境,傳統文化卻因時代變遷,正一步步走向消逝,為了延續傳統智慧,同時又能維持生計,Wilang便興起「共同經營、共同分享」的概念,號召部落其他族人一同恢復苧麻編織、小米耕作與野植香菇,並合力搭造茅草屋與竹屋。

部落集會所位於部落中心地勢平坦處,是集會、祭祀舉行的場所,也是部落招待客人的地方▼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66.JPG

慢食體驗從踏進部落集會所開始,在餐前會先請大家喝杯加入甜菊及薄荷的香茅茶,接著再開始烤著串燒小米醃生豬肉▼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208.JPG

不老部落第5團120.JPG

族人已準備好小米酒招待▼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222.JPG

大家圍爐烤著串燒小米醃生豬肉▼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219.JPG

泰雅族雕刻藝術文化是非常棒▼

不老部落第5團132.JPG

 看到這烤香菇真的會流口水,因為實在是太好吃了▼

不老部落第5團141.JPG

烤好的這醃豬肉,也是讓人念念不忘那味道▼

不老部落第5團147.JPG

幾年下來,不老部落逐漸形成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放牧雞、鴨、山羊,到林間設陷阱、打獵,並恢復播種祭、豐收祭,讓每年盛夏都有黃橙橙的小米田隨風搖曳,再加上部落依不同季節,採行自然農耕法,因此所種出的蘿蔔、玉米、地瓜...等,均以簡單烹調方式,就能品嚐出食材最鮮甜味。

這條是祖傳三代的編織苧麻桌布▼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80.JPG

這裡是我們的用餐地方,我們也稱之為高級的戶外美食餐廳▼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259.JPG

Kwali是Wilang的兒子,這位在都市長大、出國念書、在成年後才回到媽媽的故鄉學習部落生活的小夥子,遵循傳統打赤腳、住在山裡架網站負責對外連絡,身上巧妙的融合著傳統、現代、斯文、搞笑等看似有點衝突的特質。

Kwali介紹當地部落種植的天然食材▼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375.JPG

瞧這當地種植出來形狀特殊的生薑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270.JPG

這茅草屋砍相思木為柱,以桂竹當蓬,砍五結芒蓋屋頂,每兩年換一次芒草屋頂▼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387.JPG

Kwali也準備了香菇要料理給大家品味▼

不老部落第5團161.JPG

不老部落第5團171.JPG

在進入中餐之前,我們先來部落巡禮一番 

不老部落第5團177.JPG

部落建築景觀~Kwali的家▼

不老部落第5團178.JPG

這建築堪稱為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不老部落第5團326.JPG

這位帥哥小微辣曾演過賽德克巴萊的電影▼

不老部落第5團199.JPG

這裡種有朱槿,可以體驗嚐試這植物一下,甜甜的味道▼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446.JPG

這是用來耕作的山羊▼

不老部落第5團304.JPG

台灣彌猴▼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621.JPG

為了傳承傳統織布技術,從山下寒溪部落帶著女孩們來學習,一旁的女孩們用較小的織布機編織著可以當髮帶、腰帶、相機掛帶的編織品。因為很辛苦,所以剛開始學習一兩次就拒絕繼續上山來,後來部落想出讓作品的主人在作品貼上名字標籤,讓他們在學習傳統之餘,也能賺取零用錢。

接著我們來到女人屋~編織教室▼

不老部落第5團201.JPG

這植物就是苧麻,也就是利用它來編織衣物的▼

不老部落第5團227.JPG

小朋友從小就開始學習這編織技術,如此才可將這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575.JPG

不老部落第5團248.JPG

不老部落第5團207.JPG

這都是小女孩們用較小的織布機編織出髮帶、腰帶、相機掛帶的編織品▼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593.JPG

不老部落第5團209.JPG

一條才幾百元,買回去可以做多重用途,而且還可以回饋給小女孩當零用金▼

不老部落第5團253.JPG

不老部落第5團263.JPG

這也可以拿來當頭巾用▼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590.jpg

這條價值5位數的織布,具有珍藏裝飾之價值▼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1135.JPG   

接著準備前往男人屋~雕刻教室

FB粉絲頁:http://goo.gl/srmtPU

宜蘭不老部落第4團473.JPG                                                                                                                                                            

arrow
arrow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