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繼5月23日參加了桃園復興鄉原住民部落旅遊之「泰雅狩獵文化體驗之旅」後,於6月5日再度前往其另一行程「泰雅信仰文化之旅」,不過此行和上次最大不同處是在於上次純粹當遊客參觀景點,而此行則改當為領隊帶遊客參觀,如此身負重任,感受與體驗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如此可以快速累積帶團經驗與增加部落知識,也算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經驗。

其行程如下:
台北火車站 - 桃園火車站 - 桃園縣原住民文化會館 - 三民天主堂 - 基國派老教堂 - 義盛部落 - 部落風味餐 - 泰雅織布館 - 編織DIY - 羅浮雙橋 - 桃園火車站 - 台北火車站

第一次在車上面對大家解說原住民部落歷史,剛開始非常緊張,不過後來就漸入佳境▼

第一站仍然來到原住民文化會館▼

離開原住民文化會館後,我們來到三民天主堂,最主要是參觀全台唯一紋面的聖母瑪麗亞,而紋面聖母的由來,是相傳復興鄉三光村爺亨天主教堂女教友Jaki Pepai曾向巴義慈神父說:「我臉上有兩個biru,一個是qmsai qutux,另一個是lubo ,這兩種biru 上下交叉就組成了編織結構,把這樣的編織結構畫在三民天主堂花園中聖母臉上,以紀念天主教在復興鄉泰雅族開教紀念。」此話後,才以傳導巴義慈神父的傳教精神,設立了紋面聖母,了解天主教如何在原鄉部落深耕。

紋面聖母▼

其紋面是金黃色▼

此時教堂內剛好有一對新人結婚▼

隨後來到基國派老教堂,這裡是全台唯一石頭建築老教堂,由黃榮泉傳道設計,陳忠輝牧師帶領,以一人一石的方式建成,並以「通往天堂之鑰」之概念設計教堂入口,而為求教堂結構歷久不衰,特別選用石材,並且到北投一帶聘請打石的師父來建造,體現基督教在原鄉部落傳教的美與感動。

基國派老教堂▼

基國派是由泰雅族語音譯過來的,也有人稱「讀法阿」(tuba),為復興鄉泰雅族部落的一支,「讀法阿」在泰雅族語中指的是魚藤,魚藤的作用是用來麻痺溪中的小魚,這種特殊的捕魚方式成為「讀法阿」部落的特色。而在二次大戰後,很多傳教士抵台傳教,大多都前往偏遠的山地部落,這也是為何原住民多信仰基督教非傳統的佛教,然而基國派教堂是讀法阿部落的信仰中心,石頭打造的教堂是當地居民由蝙蝠洞及三民街上徒手一塊塊的打造而成,凝聚了當地居民的向心力,因為其造型獨特,在青翠的山巒環繞下,有如置身境外,已被文建會選為台灣歷史百景之一。

此教堂已功成身退,留下此建築物供人參觀▼

之後前往義盛部落,來到這裡,靜靜體驗部落的氣息,並聆聽自治時代下達「刺墨禁令」後首名紋面勇士達利.伊洛夫婦,述說他們如何傳承泰雅紋面文化以及個人傳統音樂創作。

來到義盛部落,該部落位於小烏來風景區內,再往上可通北插天山▼

在此享用部落風味餐▼

飯後準備前往部落參觀,右邊建築為義盛國小▼

達利夫婦負責此行部落導覽解說▼

往上走為泰雅族人部落區▼

達利沿途不斷解說當地部落故事及紋面由來▼

達利本人非常帥,他紋面於額頭和下巴,太太撒韻則紋於兩臉▼

紋面在早期對泰雅族人來說,是一種尊榮、能力的象徵,成熟的記號,男性的額紋和女性的臉紋都表示通過考驗,獲得結婚的資格,並可公開參加社群活動,無紋面的人雖年紀增長,仍會被人視為小孩子;而另一種象徵是,出草(獵人頭)多次的男性及織布技術超群的女性紋面,代表成就標記。

隨後再來小烏來風景區▼

沿途店家已開始推出水蜜桃▼

從橋上看風動石▼

風動石為復興鄉精神指標,歷經921地震亦不為所動,自古以來一直佇立在陡峭斜坡上▼

和達利夫婦合照▼

隨後再來到羅浮橋▼

復興橋▼

羅浮雙橋一起入鏡▼

最後來到泰雅織布館▼

裡面呈現了泰雅織布文化與作品▼

這是苧麻,由此提煉出編織材料▼

我們上二樓教室進行編織DIY▼

編織過程中可以體驗原住民的編織手法▼

意忠和佳燕也參加此行程,樂在編織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len 的頭像
    allen

    allenの生活日記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