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26日公司舉辦員工旅遊,地點選擇了台東地區,因此為讓同仁能有一趟豐富難忘的旅遊回憶,特精心規劃了「後山海天藍~台東山海三日遊」行程,該行程設計結合了花東海岸與縱谷風光、部落人文、原住民風味餐、鐵道、單車、溫泉、米鄉、斷層等多樣化特色,計有宜灣部落卡片教堂、東管處阿美族民俗中心~旮亙樂團、東河橋遊憩區、東河包子、米巴奈原住民風味餐、鐵花村慢市集、娜路彎飯店、卑南文化公園、月形石柱、愛嬌姨茶餐廳、鹿野高台、龍田社區鐵馬行、鹿鳴溫泉飯店、鹿野關山池上三地車站、關山農會米國學校、池上大坡池、國小跨斷層及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等地方。
第一天 9月24日(星期六)
台北→搭乘自強號火車→花蓮玉里→玉長公路→宜灣→東管處→東河橋→台東市
10:00~14:08 火車快飛~清水斷崖vs花東縱谷風光
14:10~15:10 玉長公路~穿越海岸山脈
15:20~15:40 宜灣卡片教堂
16:00~16:50 東管處~旮亙樂團
17:10~17:30 東河橋
18:20~19:20 晚餐~米巴奈原住民風味餐
19:30~20:00 鐵花村慢市集
20:20~ 娜路彎大酒店Check-in
20:20~21:20 娜路彎劇場
第二天 9月25日(星期日)
飯店(早餐)→卑南文化公園→月形石柱→鹿野高台→龍田社區鐵馬行→鹿鳴溫泉酒店
09:30~10:30 卑南文化公園、月形石柱
11:30~12:30 午餐~愛嬌姨茶餐廳
13:00~15:00 鹿野高台
15:30~16:30 龍田社區鐵馬行
16:30~ 鹿鳴溫泉飯店check-in
17:30~19:30 飯店晚餐
20:20~21:20 布農族文化表演
第三天 9月26日(星期一)
飯店(早餐)→花東縱谷沿線→關山米國學校(製米DIY)→池上大坡國小、大坡池à搭乘自強號火車返回台北
07:00~09:30 早餐&散步時間
10:30~12:00 關山農會米國學校~製米DIY
12:00~13:00 午餐~大碗公飯
13:30~15:10 池上鄉野行~大坡池、國小跨斷層、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15:39~20:40 池上-台北
在火車上先來一張出發照▼
途中為蓋鐵道100章,還請站長將印章拿到月台來蓋▼
瞧她們多認真在蓋章▼
與站長合照▼
下午2點抵達玉里車站▼
遊覽車已在車站旁等待我們到來▼
這是我們這三天的領隊方美,特請旅行社派出精英來為我們服務▼
宜灣部落中有一個很特別的教堂,其屬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本為木造建築,但於1974年6月時因颱風來襲而毀損,村民在討論如何重建教堂時,部落族人賴明德拿出他小時候所收集的聖誕卡片,因卡片上有一座美麗的歐洲哥德式小教堂,大家看了都很喜歡,於是決定依照卡片上的樣式建造自己的教堂,但又因為經費拮踞沒有辦法興建整棟的鋼筋水泥建築,因而所建僅為一面立牆,其後的主建築仍以比較低成本的鐵皮興建,因為正面牆身取決於明信片,又因牆身有如卡片,因此來造訪過的人給了有趣的別稱「卡片教堂」或「明信片教堂」,且這個教堂的正面有白色浮雕天使、尖頂和圓形拱門,真的就像卡片裡的教堂,既美麗又溫馨。
我們從玉里走玉長公路過海岸山脈來到宜灣部落卡片教堂▼
去年花東鐵馬行曾來過這裡,就是因為被這裡景觀所吸引,所以這次行程特將排入景點參觀▼
因牆身有如卡片,因此來造訪過的人給了有趣的別稱「卡片教堂」▼
其後的主建築仍以比較低成本的鐵皮興建▼
教堂內部簡單的設計▼
全體合照▼
Amis旮亙樂團是由少多宜.篩代於1999年5月組成,是一支以敲打樂來傳遞阿美族傳統之美樂團,旮亙(kakeng)指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中女子招贅時用來報喜訊的用具,Amis旮亙樂團以此命名,有報喜訊的的意思,也有一種傳承發揚傳統的使命感。
接著我們來到東管處阿美族民俗中心,先參觀旮亙樂團表演▼
旮亙指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中女子招贅時用來報喜訊的用具,Amis旮亙樂團以此命名▼
Amis旮亙樂團是一支以敲打樂來傳遞阿美族傳統之美樂團▼
鼻笛演奏,這是難能可見到的原住民表演▼
旮亙的團員老老少少有50餘人,打擊樂的演出大多為pakalongay(在學青少年),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打擊與演唱的訓練,只憑藉著對傳統樂器的興趣與好玩,表演時也不用樂譜,完全依照著他們個人的節奏感和創意,豪放盡興的打擊,就如初時傳統樂器的作者毋需樂理不按節奏,隨著心的律動照樣可以釋放美妙的樂章一樣。
這裡也有許多阿美族手工文物品▼
原住民小朋友在表演竹筒炮▼
棋盤腳樹盛產在恆春半島及蘭嶼,花朵豔麗奪目,俗有「墾丁之花」美稱,在這裡也可見到▼
來到東河橋可看見新舊二橋,舊東河拱橋造型相當獨特優美,當年為因應地形以及保留溪中巨石景觀特色,特設計成一半是拱型結構,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屬於極為罕見的橋墩設計,其橋下馬武窟溪湍流中布滿俗稱帝王石的白色石灰岩巨石。
接著來到東河橋遊憩區▼
東河橋橋下馬武窟溪湍流中有俗稱帝王石的白色石灰岩巨石▼
舊東河橋興建於1926年,其設計成一半是拱型結構以適應岩石層,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以適應堆積層,屬於極為罕見的橋墩設計▼
馬武窟溪經新東河橋後出海▼
來到東河就順道來享用知名的東河包子▼
其旁的都蘭國小書包因總統夫人而聞名▼
接下來就前往台東市區用餐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