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法門寺的行程後,我們前往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


乾陵坐落於梁山北峰,是唐十八陵中唯一埋了兩個皇帝的獨特陵墓,西元683年由武則天選定而開始建造,歷時23年才完成,其占地218公頃。而北峰海拔1047.6公尺,南面兩座山峰東西對峙(又稱東乳峰、西乳峰),就像一個仰臥的女人,頭枕梁山、腳蹬渭河,氣勢雄偉,另其以長安城為藍圖,周圍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城內有宮殿、闕樓,四面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門,但現在僅剩部份遺跡了。


其陵前石階長有570多公尺,寬11公尺,由526級臺階和18座平臺組成,自第一道闕門遺址起,逐級盤上,宛如登天。直到登上了臺階,頂端便是司馬道(神道)起點,兩側豎立著華表、翼馬、石獅、朱雀及文武官員雕像。我們走在司馬道上,看著這些石雕,想像1300多年前這裡的原始面貌的壯觀,心裡突然地激動起來,此時我好像回到唐代融入那種情境了。




長長的司馬道一路走來,除了欣賞兩旁的精彩石雕,整個遼闊的環境也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再往前走看到與真人一般大小的61尊群像,稱為六十一賓王像,可惜頭部均已被破壞,據說他們都是當年西域邊疆少數民族的首領,並被唐王朝所冊封,其每一尊雕像後面均刻有姓名和官職,只不過歷經千年風雨,字跡大都漫湮難識了。聽說至今還有3尊字跡還稍有保留,但由於時間有限,我們無法停留過久查看。至於為何他們的頭部都被破壞?其說法有多種版本,有人說因為這些番王雖然當時是臣服於大唐,但仍不願自己的人像被擺在陵墓前,好像永遠都臣服於大唐翻不了身一樣,於是就派人把可唯一辨識的頭部毀掉,如此後人就不會知道是誰了,另一個說法是指在文化大革命時遭紅衛兵破壞的。無論是那一種說法,我們一直站在那邊拍照是最快樂的。





在司馬道上東西兩邊各立有一座高大的石碑,西側為「述聖紀碑」,碑高7.5公尺,共7節,故又稱七節碑,據說碑文為武則天所撰,是為追紀唐高宗文治武功而立;東側著名的「無字碑」則是武則天紀念碑,它與「述聖紀碑」等高,初立時碑上未刻一字,因為武則天認為她的豐功偉業無法在一座石碑上可以寫完,所以才叫「無字碑」。但在金朝曾被用契丹文書寫過,所以此段碑文提供了難得的史料。



※述聖紀碑



※無字碑


在司馬道的盡頭原是朱雀門,其外有東、西闕樓,現只剩原本城門或是樓台的基座而已,但看起來還是很壯觀的。





乾陵一路從司馬道走到最後是守在陵墓前的一對鎮墓獅,兇猛威武的石獅子像是要告誡人們不要再往前行一樣。這一路走來看到的石雕實在精彩,但除了精彩外它還有更重要的歷史意義,乾陵墓前的石雕奠定了後代中國皇帝陵前的石刻形式、種類、數量和安放位置,這個形式一直延用到清代。



過了石獅子,前方高大的山丘就是高宗和武則天的陵寢,而我們行走路線也只能到此為止,不能再前進了,就在其乾陵碑前合影。








遠眺此山丘,可想像其底下是一個豪華地宮,陪葬了多少金銀財寶,連王羲之之真品「蘭亭集序」也在其中。聽說其墓穴全用石條填砌,並用鐵栓板固定後灌注白鐵,因此其依山為陵,是在海拔1000多米的梁山半山腰打洞開鑿的墓穴,山上都是堅硬的青石,若要盜這種石頭墓非常難。即使按照現在的盜墓技術,打開墓穴至少要1—2個月的時間。對於盜墓者來說,時間太長了,還沒打開盜洞就被逮住了。但從五代、唐末,一直到民國初年的軍閥都曾動過乾陵寶藏的念頭,只是這些想挖出乾陵裡驚人寶藏的人全都無功而返,據傳說,只要有人想挖乾陵老天爺就會颳起狂風暴雨,讓想盜墓的人無計可施,就連民國初年時用炸彈炸山都未能成功,這些盜墓者想盡辦法都沒能盜到一點東西,所以至今還沒有被盜掘的痕跡。





參觀完乾陵後導遊順便帶我們去參觀乾陵的守墓者之住家,他們都住在窯洞裡,小時候書本中記載的黃土高原的窯洞人家今天終於體驗到了,這次行程真的讓我受益無窮呀!

未完待續



往窯洞住家前進






※俯瞰渭河盆地



 


※往下看窯洞住家




※窯洞住家



※乾陵建築復原圖~左邊第一道闕門起往上走,至右邊司馬道起點,其上為西乳峰。



※乾陵建築復原圖~從左邊經司馬道石像群進入城門陵寢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