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園龍潭有條三坑老街,早期素有龍潭第一街之稱,由於近年來桃園縣政府為了能提振當地觀光及地方產業,因而在此規劃了「三坑鐵馬道」自行車道,全長路線約7公里,車道平緩而寬敞,是一個不錯的騎車休閒路線。

桃園龍潭三坑子,位於大漢溪的河階地,憑恃著大漢溪的舟楫之利,成為大溪與內陸的聚落(如龍潭、楊梅、關西、新埔)之間的水陸轉運站,市況繁榮,三坑老街因此有「龍潭第一街」的美譽,這已是清朝時代的陳年往事。而日據時代,由於大漢溪逐漸淤淺,陸路運輸興起,公路、鐵路漸漸取代水運,三坑子的水運功能亦趨於落沒。

來到三坑老街▼

這裡以前也稱為三坑子▼

進來三坑老街就看到一片綠油油田地▼

「坑」在客家話中是指小溪澗或水渠,昔日因為有「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等三條水渠流經本地,所以地名稱為「三坑子」。

三坑老街介紹▼

老街入口旁的水渠旁還有昔日婦友洗衣處的遺跡,水渠畔有數塊洗衣石板,一旁還有一座汲水器。水渠旁的紅磚牆上鑲著一塊白色大理石,刻著「黑白洗」醒世格言,內容為:「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

黑白洗▼

威武堂▼

今天人潮不多,連攤販也打瞌睡起來▼

這家阿秋姨牛汶水很有名喔,媒體曾來訪問▼

江夏堂▼

老街底就是永福宮了▼

永福宮位於老街底,建於乾隆56年(1791年),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也是三坑子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宇外觀古樸典雅,三川脊雕飾精巧,二條飛龍各在廟脊左右飛騰,垂脊末端的牌頭則有福祿壽三仙及騎馬的武官造型人物。

永福宮▼

離開永福宮後來到青錢第古厝,青錢第為張姓人家,因祖先經商致富,曾自行發行「青錢」賑災,民眾憑青錢可至銀莊去兌換銀兩,所以受到皇帝旌表,被稱為「青錢第」。其約建於清光緒20年(1894年),歷史超過百年,政府曾有意將其列為三級古蹟,但因屋主反對而作罷。

離開永福宮後騎來鄉間小路上▼

我的小摺又出動了▼

青錢第古厝▼

田野風光▼

逛完老街後,開始沿著石門大圳騎行三坑鐵馬道,石門大圳於民國52年(1963年)開始通水,可灌溉農地二萬餘公頃,對於桃園台地農業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其沿線有則有油桐花徑、蝴蝶花廊、咖啡林道、三坑泉水及車道最後的水圳隧道口等特色景點。

開始準備騎三坑鐵馬道了▼

從鐵馬道上看三坑老街美麗田園▼

三坑鐵馬▼

沿途設有一些景點▼

沿著石門大圳騎行▼

真的很喜歡這裡的農村風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三坑老街
    全站熱搜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